田曼陶瓷艺术

扫码添加微信

联系电话

13979888889
陶瓷艺术
您的位置: 首页 » 陶瓷艺术

谈青花瓷的原料及绘制工艺与时代特色


青花瓷是中国的国卒艺术,她不只是景德镇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艺术的一大贡献。她是我国陶瓷绘画艺术历年出现较早、影响面大的集实用和欣赏为一体的陶瓷制品,她之所以能根深地固地扎根于世界人们的心中,这与她问世以来,延续数百余年盛烧不衰的窑火和陶瓷艺人的广泛交流,敢于革新结出丰硕的成果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纵观青花瓷的发展演变过程,她就象一条脉博,把各时期的艺术风格展现在我们面前。各时期的时代特色的形成,这与当时政治和工艺原材料的有着紧密的关系,它的形成须具备材料、内容、形式、技法的统一,只有和谐了这些方面,才可造出富有时代特色的青花陶瓷作品,只有形成了强烈的个人风格,过渡到一大批跟随者和推广者,形成一个潮流和派别,才可形成时代特色。

“青花”是指应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

青花瓷器的烧制成功,是中国制瓷历年划时代的进步。它是元朝很重视对外贸易,促使各类手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的时代产物。元代青花瓷器的生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先是制胎原料的进步,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增强了烧成温度,减少了器物变形,因而能烧造颇有气势的大型器。其次是青花的烧成,使中国绘画技巧与制瓷工艺的结合更趋成熟,有很强的中国气派与风格的釉下彩瓷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元青花瓷发展到中晚期,景德镇青花烧造技术完全成熟,胎体洁白厚重,釉面白里泛青,光润透亮。典型的元代青花瓷,是从中东的青花料。青花料的成份是低锰、高铁含砷。青料的使用是元朝对外贸易的发展,也是时代的需要。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也就形成了元青花的时代风格,这种青花料时代特征是色调蓝艳,有宝石蓝的感觉,带有黑褐色的斑点,是自然形成的,也有的是根据纹饰构图需要加绘的小斑点,斑点中心为褐色,外围一周蓝黑色晕散到釉中,正是这种青花料的发色特点产生了艺术美的效果。北方艺人的南迁,给青花注入了豪放的画风,更加形成元青花的时代风格。元青花在用笔上,气势磅礴、潇洒自如、气势飞动、有力,具有壮美之感。讲究大效果,而不拘泥于细微末节,这些绘画表现风格是大量画家来从事工艺美术所形成的时代成果,也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结晶。如“萧何月下追韩信”是元青花的典型代表。元青花在绘画技法上,以一点笔画为主,也有勾勒、点、染,线条较粗,所绘花卉和叶不成比例,即使是海水、云、回纹、二方连续,也是大致规整而已。

明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是我国青花瓷器生产历年的鼎盛时期,采用青花料苏麻离青,颜色深沉,层次丰富,釉面白中泛青。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被誉为我国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

永乐、宣德青花这种特征的形成,与其使用的原料有关。这种青花料含锰量较低,含铁量较高,由于含锰量低,就可减少青色中的紫、红色调,在适当的火候下,能烧成像宝石蓝一样的鲜艳色泽。但由于含铁量高,往往会在青花部分出现黑疵斑点,这种自然形成的黑斑,和浓艳的青蓝色却又相映成趣。在纹样绘画技法上,已不象元代那样遒劲有力,而逐渐变得温和,绘得精细而绵密,而呈现出一种浓艳凝重、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但还保留着雄健豪放的风貌。这种风格的转变是画家走向工艺美术家的过程的转变,也是时代风格的需要。

成化官窑瓷器也是明清瓷器历年占有重要的位置,历历年有“成化无大器”的说法,在这一时期,一改永宣以来雄健豪放的风格,产品小巧,青花淡雅,釉面肥润。抚之有玉质感,具有轻盈秀雅的风格。这种色调为青花和釉上斗彩提供了土壤,成为青花历年划时代的里程碑。

成化时期的色料,早期青花瓷器,除有少数青花器类似宣德风格外,其大量典型的产品则是以青色淡雅而著称。成化晚期官窑,没有了苏麻离青,所使用的青料是产于江西饶州地区乐平县的陂塘青,也称平等青。这种国产青料,含铁量较小,而使青花纹饰十分含蓄,典型的成化青花为柔和、淡雅而透彻的蓝色,蓝中泛青,无铁锈斑,也有少量较浓青色。

国产料的使用也是时代的需要。在成化以前,都以生产大件瓷器为重,体现不了小件陶瓷制作工艺精细和绘画工艺技巧,大量小件陶瓷的出现,也迎合了陶瓷市场的需要。在小杯、小碟上用苏麻离青料绘制,体现不了小巧、精细的青花美感。

平等青料的使用,也会促使青花技法工艺的改变,画意疏朗,绘工精致,线条纤细,多用双勾线条,勾勒图案,然后在图案内进行渲染,双勾线用浓笔,渲染用淡笔,因而,烧成陶瓷作品呈色大多数浅淡雅致,开创了青花的新画法,对后世影响大。

嘉靖青花是明代青花瓷器历年的一个突出的阶段,嘉靖青花并不是全使用回青色,而是以回青和石子青配合使用,从而使嘉靖青花的色泽即不同于此前成化瓷器浅淡的色泽,也不同正德瓷器的色泽,呈现出一种蓝中微泛红紫的浓重而鲜艳的色调,特是成功掌握了恰当的配料比例的嘉靖青花,胎质细洁、釉面光亮、色泽更加“幽青可爱”。即嘉靖青花时代特色,嘉靖青花时代特色形成先是青花料配比和青花材料的进一步深加工。王宗沐《江西省大志·陶书》对此作了具体的记载:“………上青料用以混水,则颜色清亮;真青混在坯上,如灰色,然石青多,则黑。”典型的嘉靖青花的那种浓重鲜艳的蓝色,正是成功地掌握了恰当的配料比例和陶洗工艺的结果。由于掌握了青料的工艺特性,从勾、勒、点、染的青花技法绘制,过渡到双线勾勒填色、平涂或渲染绘画。浓处呈深紫色,往往图案轮廓的笔道和后加盖的青色,润化为一体,构成了青花分水的时代特色。

清康熙时期在继承传统制瓷工艺的基础上,造型设计制作与精湛的工艺技术都有了革新。青花瓷器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青花更是以不同的浓淡色调渲染出多种层次,获得了中外学者的赞赏,《陶冶图说》记载:“青料,出浙江绍兴,金华二府所属诸山。采者入山得料,于溪流漂去浮土。甚色黑黄,大而圆者为上青,名‘顶圆子’。携至镇,埋窖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青料拣选有料户专司其事。黑绿润泽,光色全者为上选。仿古霁青,青花,细器用之,虽黑绿,而欠润泽,只供粗瓷。至光色全无者,选弃。”再将选好的青料放在水中不断淘洗,装钵煅烧,逐粒精选泽润、比重大、拨动发金属声的上等料,然后把它研得很细。由于采用了这一整套煅烧,精选工艺,降低了钴土矿中的主要着色元素锰和铁,增加了氧化亚钴含量致使青花呈色鲜蓝青翠、明净艳丽、清朗不深、艳而不俗,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火气,它与历代青花有很大的区别,时代特征十分明显。

由于对青花料工艺的深加工,也了青花绘制技法工艺的变革,改变了时代青花先勾勒花纹轮廓线,然后涂色的传统方法,即单线平涂,而是采用渲染又称“分水”。青花“分水”要掌握料性和水性。青花的分水料一般分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五色,其深浅浓淡主要由含水的多少而定。分水的方法是在纹样的勾勒线内,用不同浓淡的料水分色,以达到青花瓷画明、暗、浓、淡不同的色调效果。人们往往称康熙青花“翠毛蓝”、“康熙五彩”、“墨分五色”。

王步青花老师继承了传统的精华,把本地区、本民族深厚的艺术积淀起来的精华再进行了新的革新。将中国画的优良技法与民间的艺术手法紧密结合起来,在青花艺术历年开创了青花艺术的一代新风,将青花艺术提到新的度。王步在陶瓷青花艺术上,达到这样高的成熟是非一日之功的,他不满足于一般艺人那种只注重绘制技法的追求,而是苦心钻研青料的发色效果和对艺术的表现力,并寻找影响其发色的种种原因。他曾经写道:“釉下彩画在坯上,不但涉及料色,还关系到瓷土原料的性能问题,如果胎骨的瓷土配得不好,就会大大影响到色性变化,甚至变得奇怪的难看。”通观其青花瓷作品,其料色青翠沉静而不俗,明净而不浮躁,有一种典雅稳重,明澈莹净之美感。

他在运用青花表现技巧上的成就尤为突出,这是他来自传统而又不局限于传统,并在传统的分水方法上又有所革新。他大胆地使用了洒注料水的方法,两手配合,使料水流淌构成纹样。为了好地表现水色的浓淡层次,常采用蘸浓水后,笔尖蘸些清水落笔分水,在浓处收水的方法,从而产生了很自然的由淡到深的明暗效果,增强了水色的表现力,这种方法如同中国画中的泼墨。这种方法只有充分熟悉和掌握了青花绘制技巧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他能将鲇鱼从头至尾一气呵成,使鲇鱼既有活泼生动的形象,又有明暗变化的形体和光滑柔软的质感。他的青花作品有大写意画的气势,又有工笔画的细腻,他的笔墨耐人品味。王步青花艺术成就在于他娴熟的青花绘制技巧和中国文人画之间的巧妙结合,他的用笔用料,大面积的分水,既有时代气息,又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王步也因此被誉为“青花王”。

任何一种工艺美术作品会受到特定的材料、制作工艺与使用目的所制约,形成各不相同的时代特色。随着工艺条件的突,为纹样的革新、技法的表现开辟了新的道路,也就出现了新的时代特征。从青花的发展史来看,也是由简单的线描——线描加拓染——线描加分水,后又有洗色、泼墨、喷刷,使各个不同时期的纹样形成各不相同的时代特征。

当代是百花齐放的时代,青花的表现形式及技法革新是大家追求的理想,如何张扬个性,创富有时代特色的青花瓷,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每个陶瓷美术者自己的风格需要。如何把个人风格转变成富有时代特色的青花瓷,我们认为就是要把现代青花瓷的时代感和传统青花瓷工艺及技法的结合起来。不同时代青花瓷的工艺特色的形成,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反映,是科学美、工艺美与生活美的结合,所以说,青花瓷的时代的工艺特色形成是材料特性美决定着青花的时代美,这种由材质特性转变为新的装饰技法形式和手法演变为时代的风格,这是革新和时代的需要,也是青花装饰风格不断发展的需要。这种由材料决定青花装饰性的表现手法形成的艺术规律是陶瓷生产量的需要,也是青花技法发展的需要,更是青花瓷发展的需要。以现代为主体,以传统为内质,才可造出一种具有时代感而又有民族特色的青花瓷。


版权所有 ©田曼陶瓷艺术 电话:13979888889  邮编:333000 赣ICP备13007277号-1